【台灣人愛創業】眾所皆知,特別是疫情之後,不管是所處產業的前景堪慮,或是無薪假成為常態,都讓更多人思考是否該走上創業一途。根據人力銀行的調查顯示,高達95%的上班族「曾經有過創業的夢想」,或許也包括了正在閱讀這篇文章的你。   

成功者偏誤|倖存者偏差@JBS商學院

你創業的理由是甚麼呢?也許是「想從事自己真正有興趣的事」,「自己決定工作時間」,亦或是「想增加收入」,「不希望升遷調薪掌握在他人手上」。不管你的理由為何,你都必須了解:創業絕非坦途,而是充滿了風險與挑戰,而且成功者寡,失敗者眾。

千萬不要陷入【倖存者偏差】(survivorship bias)的陷阱中,特別是在資訊傳播快速的網路世代,成功者往往光鮮亮麗,被各種媒體大肆追捧;成功者所投身的領域成為新藍海,經營事業的方法也被奉為圭臬。只看到成功,卻【忽略失敗者】,導致過度的樂觀自信,往往讓創業之路一開始就種下敗因。   

如何避免倖存者偏差的迷思,對於創業的題材做出審慎理性的評估?

1、多方蒐集相關創業者的經驗 對於有興趣的創業題材,多去和相關領域的創業者交流,甚至向失敗者學習,你可以從中獲得許多寶貴的資訊:市場的淡旺季、競爭的程度、主要競品的優勢、營運相關固定成本、能持續獲利的商業模式等等。當你蒐集的資料越多,你就越容易跳脫過份樂觀的情緒,擬定周全的創業計畫。

2、對速度與捷徑保持懷疑 走一趟書局,書架上陳列關於「成功學」的書絕對讓人眼花撩亂:「從月薪三萬到三十萬的成功法則」、「28個行銷高手不傳秘笈」。這些市面上的成功學通常都有些共同的核心:急功近利式的模仿,注重迅速達到目標。然而,如果你能區分投資與賭博的差別,就會知道也許會有人因為運氣而一夕暴富,但那並非常態。事業的成功也是一樣,屏除運氣成分,唯有建立屬於自己的商業漏斗才是持盈保泰的不二法門。

3、創業者永遠與風險共存 市場永遠充滿風險,然而成功者的光環往往會讓心生嚮往者忽略了潛在的風險:景氣的循環、人事的變動、合作夥伴的意見不合、競爭對手的策略,甚至是如疫情這樣難以預測的黑天鵝。我們無法評估到每一個可能的風險,但是健全的計畫與心理準備可以讓你在風險發生時快速反應,適時調整,做最好的準備,也做最壞的打算。

以上三點,都是可以盡量避免「倖存者偏差」的參考心法。其實不僅僅是創業者,企業經營者在面對產業轉型,或是新領域拓展時,經常也會陷入這樣的迷思,做出錯誤的決策。期許我們都能在後疫情時代,都能夠持續優化、精進自己的商業模式!


JBS官方Facebook:https://www.facebook.com/Juliabizschool

JBS官方網站:https://www.julia-jbs.com/

地址:台北市信義區松高路9號27樓

官方LINE@:lin.ee/nK0RizY

客服專線:0908-970-625

arrow
arrow

    JBS商學院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